<listing id="lvpfp"><listing id="lvpfp"><meter id="lvpfp"></meter></listing></listing>

<span id="lvpfp"><nobr id="lvpfp"><progress id="lvpfp"></progress></nobr></span>

故事詞典 精品故事閱讀鑒賞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名人 > 名人軼事

名人軼事故事

歷史故事:洪洞縣的大槐樹

分類: 名人軼事 故事詞典 編輯 : 故事大全 發布 : 11-29

閱讀 :628

在山東、河北廣大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謠:“問我祖先來何處?山西洪洞大槐樹?!边@是說,自己的祖宗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移來的。

如果接著要問:為什么遷移呢?那就得從“燕王掃王”說起了。

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,名棣,領重兵鎮壓守大都(即今北京)。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,朱元璋死后,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,朱標的大兒子朱允(火文)即皇帝位,年號建文。建文帝聽從齊泰、黃子澄等大臣建議,大力削藩,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。燕王以討齊、黃為名,起兵反抗,號稱“靖難”。建文帝派兵平叛。于是在河北、山東一帶,進行了長達三、四年之久的大戰。史書上稱之為“靖難之戰”,民間傳說則為“燕王掃北”。

在此期間,人民遭受戰亂的破壞和自然災害的襲擊,“村莊毀去十之八九,民僅存十之一二”,“春燕歸來無棲處,赤地千里少人煙”。史書上記載,河北這塊地方“青轔白骨”,“怵驚心目”,滿目荒涼。而山西洪洞一帶,卻無兵荒馬亂之苦,連年風調雨順,四境安寧,人民生息繁衍,一片升平景象。

“靖難”之役,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。1403年,燕王軍攻占南京,建文帝于戰亂中失蹤。燕王即皇帝位,改年號永樂,是為明成祖。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。他大力發展生產,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。永樂初年,詔令從山西“分丁于真定、南官一帶占籍為民。”于是,當時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縣設立一個移民機構,專門辦理移民事宜。相傳此處有一棵大槐樹。故山東、河北老百姓中有“要問祖先來何處?山西洪洞老槐樹”的說法。

下一篇:歷史故事:假道伐虢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畢加索的三幅肖像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
动漫高h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