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,宋大將軍府一片肅然,宋夫人坐臥不安地等待著被突然召進宮的宋謙。就在昨天,宋夫人還勸丈夫:“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你不要以為你是開國老臣就能保平安,那些被誅九族的臣子哪個不是功名顯赫?”
宋謙不以為然地說:“你這是婦人之見,皇上殺的那些都是有反心的人,像我這樣忠心不二的臣子,皇上怎么會加害?”沒想到第二天一早,宮里就傳詔下來,讓抱病多日在家休養的宋謙即刻進宮。
直到掌燈時分,外面熱鬧起來,原來是大將軍回府了,只見宋謙滿面喜色地闖了進來:“夫人,大喜!皇上是記起下月初七是我的壽辰,要來府上盤桓一日,這可是皇恩浩蕩。”
宋夫人聞言未語,若有所思,宋謙卻喜不自勝,得意之色溢于言表。就在這時,后院傳來喊聲:“有賊”,宋謙聞聲回身沖了出去,只見一個黑影正向院外疾跑。宋謙顧不得許多,抬手一揚,打出幾顆他的獨門暗器透骨釘,那人應聲倒地。宋謙上前,低頭查看,只見那人仰面躺著,已經氣絕身亡,懷里抱著的錦盒滾到一邊。這時宋夫人也趕到了,看到錦盒中的滾落之物,不覺驚叫出聲,那不正是洪武皇帝親賜給宋謙的百雀錦袍嗎?這錦袍是由繡工花數年的工夫精繡而成,上面一百只黃雀形態各異,栩栩如生。當年洪武皇帝披這件袍子親迎凱旋的宋謙,并當著眾文武百官的面將其從自己身上解下,披在他宋謙的身上。
宋謙與夫人抖開錦袍,赫然發現錦袍上多了幾個洞,想來是剛才宋謙用力太猛,透骨釘沖出那人身體打入錦盒所致,宋謙見此情景,頓足嘆道:“宋門休矣,損壞圣物只怕要誅九族了!”話音未落,忽見又一黑影沖向院墻,看功力這人猶在死去那人之上,宋謙剛要追趕,宋夫人拉住他:“讓他回去報信吧,可保宋宅二十日平安。”
宋謙還想再問,宋夫人使了個眼色,兩人回到內室后,宋夫人這才說道:“今日之事很是蹊蹺,先是圣上要來宋府,接著有人來盜百雀袍,看來是有人想加害宋家。宋府上下百十口人命在旦夕,只怕那扶老拖幼上刑場的慘狀要重演了。”宋謙急道:“那夫人為什么不讓我把剛才那人殺掉?”
宋夫人搖頭道:“不放他走,自會再來人盜袍,宋府再無寧日。他既親眼見圣物已毀,自會回去報信,那害您之人只怕正在得意。將軍您想,現在百雀袍上破了幾處,明眼人一看就知是您的暗器所損,只怕您在皇上面前百口莫辯。也罷,這二十日不會再有人光顧宋府,我們也早做準備罷。”
從那日起,宋夫人推說有病,再不見客,只和貼身丫環搬到后院調養,飲食都由專人送到門口。宋謙聽從夫人的安排,日日照常上朝,可是眉間總是愁云緊鎖,夫人雖然說凡事由她調度,可沒交給他實底,總是不放心。宋謙暗中觀察,有幾個親近的家人不知被派去何處,失蹤幾天又回來,轉眼又不見人了。
很快二十天過去了,宋謙的壽誕將至,這日他剛進后院門,就聽丫環哭成一片,沖進屋一看,宋夫人面色蒼白倒在地上,宋謙忙上前扶起,宋夫人吃力地睜開眼睛說:“錦袍我織補好了,明黃線是宮里才有的,只能用普通黃線應付一下,這百雀袍只能在暗處看,以后的事老爺就自己多費心思吧……”說完又昏了過去。宋謙忙命人去請郎中,看愛妻形容憔悴,不禁悲從中來,恨不得把那件錦袍撕個粉碎,可是轉念一想,夫人這樣殫精竭慮,也是為了宋家上下老小百人的性命,自己無論如何要保全她的這份心。
十二月初七,洪武皇帝御駕親臨,宋謙在門外跪迎,看到隨駕的是魯妃,他心里又是一沉。魯妃的父親魯直本是宋謙手下的參將,有次被圍在城外,向城內的宋謙投書求救,宋謙怕中計沒有開城門,致使魯直萬箭穿心而死,為此魯妃極恨宋謙,看來這次是來者不善!
這一日宋謙安排得緊湊,招來幾個雜耍班子,又有伶人歌舞助興,直鬧到月上柳梢才安靜下來。此時夜色已深,洪武皇帝已是醉眼蒙,剛要叫起駕回宮,魯妃起身離座施禮:“聞聽宋府有皇上親賜的百雀袍,臣妾素喜針線活,想見識一下,請圣上恩準。”
洪武皇帝道:“宋卿,錦袍安在?”
到了這個時候,宋謙心里已經明白了,看來盜衣人就是魯妃所派!他不慌不忙地起身施禮道:“皇上,請隨臣來。”洪武皇帝不知宋謙這是唱的哪出戲,可還是站起身來。一行人穿花廳過走廊到了后院,這里孤零零地修了一座小樓,進得樓來,只見燈光昏暗,香燭裊裊,竟然供著無數靈位。供桌正中放著一個大紫檀木箱子,宋謙上前打開,畢恭畢敬地取出一個錦盒,有太監過來打開盒蓋,將百雀錦袍奉上前來,宋謙這才開口道:“皇上,這里供奉的是當年隨皇上南征北戰時死去的將士,錦袍是皇上所賜,臣不敢獨領,所以供奉在此與眾將士共享天恩。”